《素问·刺法论》就提出:预防心之疾,刺手少阴之原;预防肺之疾,刺手太阴之原等,以“补神固根”,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若原穴动气绝,则病即不可为。”
什么是元气?
元气是发源于先天之本肾,通过三焦输布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转,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
什么是原穴?
原穴是元气在五脏六腑腧注、经过、留止的腧穴,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十二条正经在腕关节或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
《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古代先贤与灸疗大师都极为重视“原穴”灸治,认为:五脏六腑有病了,你不知道具体针刺穴位、灸疗穴位不要紧,先取原穴,然后再找配穴!
原穴具有虚可补、实可泻的双相调节功能。这种功能不仅原穴有,很多穴位,也具有这种双相调节性。
一、肺经—太渊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
二、大肠经—合谷
主治:一切头面部疼痛,如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咽喉肿痛等等
配伍: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三、胃经—冲阳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配伍: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四、脾经—太白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配伍: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五、心经—神门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配伍: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六、小肠经—腕骨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配伍: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
七、膀胱—京骨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配伍: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八、肾经—太溪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配伍: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九、心包经—大陵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十、三焦经—阳池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配伍: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十一、胆经—丘墟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配伍: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
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
十二、肝经—太冲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配伍: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想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