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是木星脸上的红斑,近看是太阳系中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木星是太阳系行星中的巨无霸,其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1倍。换句话说,如果把木星当成一个容器,里面能装下多个地球。此外,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其中包含着75%的氢、24%的氦和1%的其他元素。木星木星是天空中第四明亮的天体,仅仅逊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木星是一个气态行星,没有固体的表面。它大概花12年能绕太阳转上一周。因此中国古代把木星称为“岁星”,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十二生肖的概念。而木星上有一个最壮丽的景观,那就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风暴:大红斑。大红斑最早发现大红斑的人,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年,胡克出生在英格兰的怀特岛。很像牛顿,他也有一个充满苦难的童年。由于身材矮小,以及先天性驼背,胡克在小学没少受坏孩子的霸凌。13岁那年,他爸爸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胡克只好背井离乡,跑到伦敦去当学徒。幸好,他天资聪颖,成功考入了威斯敏斯特中学。这也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罗伯特·胡克18岁那年,胡克考入了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20岁的时候,他成为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的助手。25岁那年,他就发现了“胡克定律”。28岁那年,他又发明了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从而第一个看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进而率先提出了“细胞”的概念。由于这些贡献,胡克在不到30岁的时候就被选为了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并被人们誉为“伦敦的达芬奇”。成名后的胡克也逐渐变得傲慢起来,开始时不时地打压新人。年,他盯上了一个声名鹊起的新人。此人比胡克小7岁,因为发明了一种新型望远镜,而在不到30岁的时候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应皇家学会的邀请,新院士到了伦敦,做了一场关于光学的演讲。演讲结束后,胡克竟然跳出来砸场子,把新院士的理论批驳地一文不值。事后证明,这是胡克一生中所犯过的最大的错误。因为他得罪的这个新院士,就是大名鼎鼎的牛顿。两个从小受尽苦难折磨的天才,就这样开始了一场延绵数十年的命中注定的战争。冲突过后,牛顿回到了剑桥大学,开始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人的孽缘并没有结束。年,胡克给牛顿写了封信,说他刚当上皇家学会的秘书长,想要和牛顿探讨一下学术问题。随后,两人你来我往地写了很多信。在此期间,胡克告诉牛顿,他认为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种引力与物体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平方反比律。但问题是,胡克仅仅提出了这么一个猜想,却完全无法证明它的正确。因为要想证明它,就必须用到由牛顿发明、其他人都不会的微积分。前面讲过,牛顿于年出版了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在这本书中,牛顿用他发明的微积分,证明了从引力的平方反比律出发可以推导出开普勒三定律。这本书的出版,让牛顿直接登上了科学的神坛。就在这时,胡克出了一个大昏招:他给牛顿写信,要求牛顿修订《原理》,承认自己才是平方反比律的发现者。这个要求彻底激怒了如日中天的牛顿。他给胡克回信,说这个定律早就有人提出了(例如前面介绍过的布利奥和博雷利),跟胡克没有任何关系。为了嘲讽胡克,牛顿还在信中写了一句特别恶毒的话:“如果我能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中的潜台词是,“我的所有成就,都与你这个驼背的矮子无关!”搞笑的是,这句明明是用来骂人的话,后来竟然变成了用来展现牛顿谦虚品质的名言。《原理》出版以后,两人之间的战争就逐渐失去了悬念。随着牛顿的步步高升,胡克在皇家学会的地位也渐渐被边缘化。年,胡克逝世。随后,牛顿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他对当年打压过自己的胡克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关闭了胡克的实验室,烧毁了胡克的画像,还抹掉了胡克在皇家学会的一切痕迹。但时间最终还是为胡克平了反。现在人们普遍承认,胡克也是17世纪的科学巨匠之一。言归正传。年,胡克看到木星上有一个非常巨大的斑点。时至今日,这个斑点依然没有消失。换句话说,它已经至少存在了多年。这个斑点,就是著名的大红斑。大红斑事实上,大红斑的颜色并非固定不变。它有时会变成深红色,有时会变成浅红色,有时还会变成白色。那人们为什么要称这个会变色的斑点为大红斑呢?其实是由于一个画展。年,意大利画家多纳托·克雷蒂在梵蒂冈办了一个画展,其主题是太阳系的各个天体。在画木星的时候,克雷蒂把这个大斑点涂成了红色。这幅画在画展上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斑点称为大红斑。大红斑到底是什么呢?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在木星上肆虐的超级风暴。当然,它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越地球人对风暴的认知。地球上最大的风暴,最多能装下1个日本;而大红斑块头最大的时候,能装下整整3个地球。此外,大红斑的最高风速能达到米每秒。你不妨想象一下。一个块头比地球还大的风暴,以米每秒的风速,肆虐了至少多年,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大红斑还有一个特殊之处。众所周知,地球上的风暴可以在地球表面自由移动。但大红斑不同。它被锁死在南纬23°的附近,只能沿东西方向、而不能沿南北方向移动。这是因为大红斑被夹在了两股沿东西方向运动的强大气流之间。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把大红斑想象成一个夹在两条传送带之间的皮球,只能沿传送带的方向滚动。直到今天,大红斑对人类而言依然是迷雾重重。比如说,现在还没人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诞生,没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古老,也没人知道它为何能持续如此之长的时间。不过最近几十年的天文观测揭示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红斑正在越变越小。块头最大的时候,它的长度能达到地球直径的3倍;而现在,它的长度只有地球直径的1.3倍。与此同时,木星上正在崛起一股新生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小红斑。小红斑在年3月,3个椭圆形小风暴合并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巨型风暴,也就是小红斑。此后的十多年间,小红斑变得越来越大,目前其长度已经达到了地球直径。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已经肆虐了至少多年的大红斑,就将拱手让出太阳系最大风暴的宝座。说几句题外话。年8月5日,NASA发射了朱诺号卫星探测器。在飞行了4年11个月以后,它于年7月5日顺利进入了绕木星飞行的轨道,开始对木星进行科学研究。朱诺号卫星探测器年3月8日,朱诺号项目组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描绘了一个在整个太阳系都堪称绝无仅有的奇观:在木星北极,一个极地气旋周围还环绕着8个气旋;而在木星南极,一个极地气旋周围还环绕着5个气旋。为什么木星的两极地区会出现如此奇怪的景观?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任何头绪。这说明,木星的大气系统远比人们原来的预想要复杂。做个总结。年,胡克看到木星上有一个非常巨大的斑点。在年的一个画展上,意大利画家克雷蒂把它画成了红色;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它称为大红斑。大红斑是一个超级风暴,以米每秒的风速在木星上肆虐了至少多年。此外,它就像一个夹在两条传送带之间的皮球,一直被固定在了木星南纬23°的附近,只能沿东西方向、而不能沿南北方向移动。最近几十年的天文观测显示,大红斑正在越变越小。它的长度已经由块头最大时地球直径的3倍,下降到了现在地球直径的1.3倍。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大红斑就将拱手让出太阳系最大风暴的宝座。最后,下面的活动确定不来看看?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by/11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