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提出拍赫兹通信新框架,助力未来6G移动通信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正元教授领衔的联合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数字通信与网络(英文)》上发表了“拍赫兹通信:用于无线通信的光谱融合”的研究成果,为第六代(6G)移动通信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了拍赫兹通信新体系框架,突破了传统肉眼视觉的光谱分段方法,有机融合红外光、可见光和紫外光多段频谱,实现拍赫兹全频段的有效开发利用。
——科技日报中国气象局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
12月20日中国气象局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多层级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自然碳汇变化提供客观、全面、及时的监测与核查支持。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介绍,系统依托中国气象局59个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站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辅以碳卫星二氧化碳柱总量数据,能够获得全球、中国区域及城市格点人为和自然碳通量变化。
——新华社新媒体
云南发现两个白块菌新物种:松露块菌、曲靖块菌▲图为松露块菌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近日在云南发现2个白块菌新物种:松露块菌、曲靖块菌。二者都具有一定食用和经济价值。
块菌隶属盘菌目块菌科,是一类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意大利白块菌和法国的黑孢块菌最为名贵,被誉为“厨房里的钻石”“地下黄金”等。因其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传播,常被中国西南各地百姓叫做“猪拱菌”,商业上多称为“松露”。
——中国新闻网
定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12月24日发射
▲12月11日,韦伯太空望远镜被安放在阿丽亚娜5号火箭的顶部。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近日证实,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下简称韦伯太空望远镜)将于12月24日在法属圭亚那的欧洲太空港由阿丽亚娜5号火箭发射升空。该望远镜由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共同研发,被称为这个十年中人类观察宇宙的理想平台。
——中国科技网
电池也能薄如纸片?科学家研发出可生物降解“纸电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Singapore)的科学家研发出薄如纸片的可生物降解锌电池,一旦电池能量耗尽,它们会在数周内在土壤中分解。
该电池原型尺寸只有4×4厘米,制造过程用水凝胶增强纤维素纸,以填补纤维素中天然存在的纤维间隙,最终产品的厚度约为0.4毫米。储能方面,这个“纸电池”能为一个小电风扇供电45分钟。就算被弯曲或扭曲,或者被切断一部分,电池的能量输出也不会中断。
——环球网
光滑双脐螺免疫细胞基因组图谱完成,为防治世界第二大传染性寄生虫病奠定理论基础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旗下《免疫遗传学》杂志近日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免疫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的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科学成果,该成果是由中国北部湾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同主持。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类寄生虫寄生在体内导致的疾病,仅次于疟疾,是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从产出该研究成果团队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也可以看出,他们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