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

一、流行及危害: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俗称暴发性出血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气单胞菌属的细菌所引起。主要危害鲫鱼、草鱼、鲢鱼、鲤鱼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危害2龄及以上成鱼,死亡率可高达%。该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全国各养殖水体均有流行,几乎各种淡水鱼类均可患病,流行季节为2月下旬至11月中旬,流行水温为9℃~36℃。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一旦该病暴发流行,3~5天内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二、症状及诊断:

患病早期和急性感染时,病鱼厌食或不摄食,静止不动或在塘边狂游、乱串、衰竭而死。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以及鱼体两侧均出现轻度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当病情严重时,病鱼体表严重充血,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鱼体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红色或淡黄色腹水,胃肠道内没有食物,肠道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肝、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

三、病原及致病条件:

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气单胞菌属的细菌所引起。发病的原因由于鱼塘多年未清淤,淤泥厚,水质恶化,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寄生。发病鱼塘的氨氮、亚硝酸盐普遍高于正常鱼塘。突然地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可诱发疾病。鱼体体质下降也是致病条件之一。

四、预防措施:

1、严格进行池塘清淤消毒,发生过出血病的池塘往往蕴含大量的治病气单胞菌。2、合理放养,控制过高的放养密度。密度过大,鱼的胁迫效应大,应激大易于诱发疾病发生。3、选用体质健壮苗种或抗病苗种,或进行免疫浸泡、注射。4、“三看”、“四定”投饵。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经常食场消毒,选用优质饲料。经常改底调水保持良好水质。

五、治疗措施:

治疗泼药之前,必须调好水质,药物治疗效果才会显著,亚硝酸盐高的池塘往往易于诱发出血病。

1、由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

有寄生虫寄生的池塘,必须先进行杀虫,然后泼洒消毒药物才会有效。

选用较温和性消毒剂傲碘NO.1于晴天上午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傲虾富5天。

2、水质恶化导致发病

取鱼塘水,检测常见理化指标是否超标,一般认为氨氮高于0.6㎎/L,亚盐高于0.1mg/L视为超标,若水质指标超标则使用傲水NO.1全池泼洒降低毒性,减少应激。

使用傲碘NO.1全池泼洒,杀灭致病原。同时内服傲虾富5天。等病情得到控制后使用水爽NO.1+傲底NO.1降解氨氮、亚盐调节水质。培肥水质,加强营养,提高体质。

3、由于投喂不适当引起肠炎诱发细菌性败血症

适当扣料或增减用料档次,先用傲激,增强体质,再内服傲虾富+傲苷NO.1。同时外用傲碘NO.1于晴天上午全池泼洒。

想了解更多养殖方面的知识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by/8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