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又到一年冬病夏治时间,医院,保健养生场所都是很繁忙的一天。你不禁要问什么原因吸引这么多人去呢?
不直接回答大家了,先说说冬病,夏治的概念,冬病夏治的原理。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以及在其他季节受凉后易发作或使病情反复的疾病。如慢性咳喘病即现代医学上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寒证、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者,常见哮喘反复发作,或咳嗽,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滑。
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
通常的症状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暂未发作的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
冬病就一定是冬天才得的吗?
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去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治疗冬病好方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那就要在未发之时,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或主因,或诱因。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去除诱因就是要改变环境。有的人虽然体质没有增强,但是换了个城市,或去国外定居,身体的问题却不药而愈了。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而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对于哮喘、慢支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
为何三伏天里“冬病”可以“夏治”?
从小暑至立秋,人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依据中医“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在夏天未发病时,培本以扶助正气。人体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利用夏季调理脾胃,可健脾去痰,使冬季病情得以缓解,有的还可治愈;支气管哮喘患者利用三伏天进行敷贴,可使冬季病情明显得以缓解。这样病例还是比较多的。
哪些人最适合三伏天灸?
三伏贴主要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体虚反复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鼻炎;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胃寒;
关节疾病:肩周炎,颈腰椎病,膝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儿科疾病:小儿体虚感冒,反复咳嗽,哮喘等。
其他疾病:怕冷,冻疮,妇科-宫寒,痛经、男性-阳痿,遗精,早泄等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最佳敷贴时间:
夏至:6月22日(周一)
初伏:7月13日(周一);中伏:7月23日(周四);
中伏后:8月2日(周日);末伏:8月12日(周三);
贴敷地点:万振逍遥苑四期21栋
-(周一至周日下午9:00——19:00)
怕生病,找益生!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般达益生”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