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淋病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m.39.net/pf/a_5877525.html

孕妇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基本相似

绝大部分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产道、产后哺乳或密切接触感染胚胎、胎儿或新生儿,造成不良结局。

除尖锐湿疣外,均需通过病原体检测和(或)血清学检测确诊。

针对病原体的抗感染治疗和合理的产科处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发病风险

孕妇感染后,绝大部分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产道、产后哺乳或密切接触感染胚胎、、胎儿或新生儿,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和出生缺陷等,严重危害母儿健康。

一、淋病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黏膜有亲和力,常隐匿于泌尿生殖道引起感染。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间接传播比例很小,后者主要通过接触含菌衣物及检查器械等。感染主要局限于下生殖道,包括子宫颈、尿道、尿道旁腺和前庭大腺。

孕妇感染后可累及绒毛膜、羊膜导致胎儿感染,新生儿也可在分娩时通过感染的产道而传染。

[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各期感染淋菌对妊娠结局均有不良影响。妊娠早期淋菌性子宫颈管炎可致感染性流产和人工流产后感染。妊娠晚期子宫颈管炎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死胎、胎膜早破和早产等。分娩后产妇抵抗力低,易促使淋病播散,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产褥感染,严重者可致播散性淋病。

约1/3胎儿通过未经治疗产妇软产道时感染淋菌,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肺炎,甚至出现败血症、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若未及时治疗,结膜炎可累及角膜形成角膜溃疡穿孔或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而致失明。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灼热,偶有下腹痛,妇科检查见子宫颈水肿,充血等子宫颈炎表现。也可有尿道炎前庭大腺炎、输卵管炎和子宫内膜炎等表现。

2、分泌物涂片检查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淋菌培养是断淋病的“金标准”;核酸扩增试验。

治疗以及时足量、规范化用药为原则。首选头孢曲松钠mg,再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口服药物,疗程至少7日;DGI引起的心内膜炎及脑膜炎建议使用头孢曲松钠1~2g,静脉注射,每12~24小时1次,加阿奇霉素1g顿服,脑膜炎疗程10~14日,心内膜炎疗程至少4周。

淋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应尽快使用0.5%红霉素眼膏预防淋菌性眼炎,并预防使用头孢曲松钠25~5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mg)单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应注意新生儿DGI的发生,治疗不及时可致新生儿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od/7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