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我们等了近50年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m.39.net/news/a_5252008.html

《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

“这一刻,我们等了近50年!”

10月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发射成功,并顺利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ASO-S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夸父一号”。“夸父逐日,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我们探索太阳的脚步从未停歇。”甘为群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开始尝试制造第一颗太阳观测卫星。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ASO-S于年正式立项。

“夸父一号”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夸父一号’是科学卫星,搭载了三台有效载荷,分别是观测太阳磁场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观测太阳耀斑的硬X射线成像仪(HXI),观测日冕物质抛射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甘为群指出,“这三台载荷的研制可谓群雄献技,不仅实现了我国太阳卫星探测多项零的突破,还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从零开始的研究摸索

“在国内,我们第一次研制这么高分辨率的硬X射线成像设备,并做到了跟国际最高水平相近。”HXI载荷数据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苏杨说。

“这台载荷提供了首个在氢莱曼阿尔法波段的全日面和内日冕的连续观测。”LST载荷数据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封莉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不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还组织了多项国际交流合作,备受国际科研同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qd/11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