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通神,艾普众生
针灸是针和灸的总称,是祖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者使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腧穴上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的操作。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针
灸
说起针灸就离不开经络、腧穴,何谓经络?何谓腧穴?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调和阴阳,抵御病邪,反应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经脉》言“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就说明了经络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就是平时所说的“穴位”。腧穴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如《灵枢·官能》言“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腧穴的治疗体现在其接受刺激,预防疾病的作用。
接受刺激指定是在穴位上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或者推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
灸
预防疾病指定是在特定穴位行特定的干预方式,如艾灸、穴位贴敷等,用以预防疾病,如我科开展的“长蛇灸”以及“冬病夏治三伏贴”等,早在《扁鹊心书》就有记载:“人于无病之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说了这么多概念,想必读者更关心的是针灸有什么作用?能治疗哪些疾病?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表明,针灸可治疗种疾病与功能失调。其中,28种属于“已经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的针灸适应症”。目前针灸临床较为常见并有较好疗效的疾病:
1、神经及精神系统病症:中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癔病、肋间神经痛、外伤性截瘫、臂丛神经痛、外周性神经损伤、头痛、精神分裂症等。
2、呼吸系统病症: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
3、消化系统病症: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腹泻、急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胃酸过多症、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贲门痉挛、细菌性痢疾等。
4、妇科病症: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子宫肌瘤、不孕症、盆腔炎等。
5、循环系统病症: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6、皮肤科病症:荨麻疹、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以及痤疮等。
7、内分泌系统病症: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8、骨关节和肌肉结缔组织病症: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急性扭伤等。
9、五官科病症:慢性鼻炎、咽炎、结膜炎、鼻出血、牙痛、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鸣、视神经萎缩等。
10、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尿失禁、阳萎、前列腺炎等。
11、儿科病症:小儿遗尿病、小儿多动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12、外科病症:肠梗阻等。
为何选择针灸治疗,针灸的优势有哪些?
一、绿色健康,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安全可靠;
二、起效迅速,利用兴奋自身机能,达到镇静、镇痛、促进功能恢复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三、有广泛的适应症,治疗多种疾病,有明确的养生保健作用;
四、费用经济,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易推广。
[1]针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WordHealthOrganisation.Acupuncture:reviewandanalysisofreportsoncontrolledclinicaltrials[EB/OL].-8-8
杨开洋
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从事针灸临床1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曾参派中国第32批援非(苏丹)医疗队,援外先进事迹被新华社、CCTV国际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擅长治疗:顽固性面瘫、神经源性膀胱、颈、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对脑梗、脑出血后遗症、头痛(偏头痛)、眩晕、失眠、消化系统疾病,运动损伤、月经不调、男性性功能障碍等亦有独特见解。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蔡艳
主治医师,世界中联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针灸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师从陕西省名中医、老年病专家刘永惠教授,临床注重四诊合参及心理疏导、擅长针灸治疗中风(脑血管病)、妇科疾患、面瘫、颈肩腰腿痛及骨关节相关疾病、肥胖、消化系统疾病等常见病。
宋芬芬
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学会会员,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一年。临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突发性耳聋、脊髓损伤及脑血管疾病的康复、面瘫病、颈腰椎病、肥胖。对面瘫分期论治,特别是面瘫后遗症的治疗有一定见解。善于埋线治疗肥胖,对肥胖有明确塑形、减重的效果。
坐诊时间:周日下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