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行星事务所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古老的天文学发展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面,人们只是依靠肉眼进行天文观测。但是望远镜的发明,彻底改变了这样的情况。17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传闻有荷兰人发明了一种能够将远处物体放大的光学设备,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听到之后非常感兴趣。不久,他便用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成功仿制了一台能将远处物体放大3倍左右的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良,他制造出一架了口径4.4厘米、长1.2米,放大率达到32倍的望远镜。而后他便用这架望远镜观测天体,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金星的相位、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土星的两个耳朵等等非凡的成果。伽利略在年3月发布了他最初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结果,题为《星际信使》。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伽利略——来自《文明5》即便是那个时代的天文圈子,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的结果也是轰动性的成就。人们很快就知道了有这样个人,用他神奇的发明将天文观测提升到了一个以前难以想象的层次。而11年前的年,被定为国际天文年,原因无他,实是因为那是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的周年。整个欧洲勤勉于学的人士都很快知道了望远镜的存在,而因为海外传教的原因,很多传教士也将这样的发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比如远在亚洲的大明。其中第一个将天文望远镜介绍给中国人的,叫做阳玛诺。阳玛诺是神父曼纽尔·迪亚士(ManuelDias,–年)的中文名字,又名伊曼纽尔·迪亚兹(EmanuelDiaz)。他是耶稣会传教士,原籍葡萄牙。他于年到达果阿,后辗转到中国传教,最后死于杭州。故而他在年写成的一本叫做《天问略》的书籍里面,就提到了望远镜。《天问略》书影近世西洋精于历法一名士,务测日月星辰奥理,而哀其目力尪羸,则造创一巧器以助之。持此器观六十里远一尺大之物,明视之,无异在目前也;持之观月,则千倍大于常;观金星大似月,其光亦或消或长,无异于月轮也;观土星,则其形如上图,圆似鸡卵,两侧继有两小星,其或与本星联体否,不可明测也;观木星,其四围恒有四小星,周行甚疾,或此东而彼西,或此西而彼东,或俱东俱西,但其行动与二十八宿甚异,此星必居七政之内,别一星也;观列宿之天,则其中小星更多稠密故,其体光显,相连若白练,然即今所谓天河者。待此器至中国之日,而后详言其妙用也。此段文字提及金星之相位、土星的旁边两个小星(实际为土星光环)、木星卫星及银河,都是伽利略的观测成果。也就是说,在伽利略发表《星际信使》5年之后,中国便有途径听闻其成果了。阳玛诺属于当时比较出名的传教士,明史讲述传教士时候也曾言明:其国人东来者,大都聪明特达之士,意专行教,不求禄利。其所著书多华人所未道,故一时好异者咸尚之。可以想见,其著作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然而查时间线,阳玛诺到达中国在伽利略发表《星际信使》之前。此后终其一生,他都未必有暇回转欧洲。他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认识,多半出于和欧洲的信件往来。他于文中并没有提及发明者的姓名,于望远镜的样子原理也都没有介绍,可能他在写书时候,对望远镜究竟何种样子,发明的人叫什么,也仅只耳闻,不甚了了。自然在此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了解的望远镜仅仅是限于一点纸面文字。/文:尞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zd/12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