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5特应性皮炎临床合理

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529/4631560.html

编者按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邀请我国著名医药专家孙忠实、王汝龙、贡联兵、章友康、张石革等,开展常见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以临床用药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用药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发生的错误,结合国内外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特应性皮炎临床合理用药

1.用药原则

1用药原则

1.1用药目的: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用药可使特应性皮炎症状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患者可享受正常生活。

1.2安全用药:

各种用药方法均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忽略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要按照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规范用药。

由于本病是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应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对疾病全程管理获得最佳疗效。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本病的性质、临床特点和注意事项。

1.3个体化用药:

1.3.1选择最佳用药方案对患者的病史、病程、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力争在短期内控制疾病。同时应与患者及家属详细分析寻找其发病病因和诱发加重因素(包括非特异性诱发因素,以及特异性过敏原诱发因素等)告知其回避策略。尽可能长期控制症状,减少复发。

1.3.2外用糖皮质激素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制剂,以快速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初治时应选用足够强度的制剂,以求在数天内迅速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糖皮质激素。但要注意长期大面积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皮肤和系统不良反应。

1.3.3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对病情严重、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可短期应用,病情好转后及时减量停药,对于较顽固病例,可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后逐渐过渡到免疫抑制剂或紫外线疗法。应避免长期应用,以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4抗组胺药物:对于伴有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合并症的患者,使用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治疗,必要时可以加倍剂量治疗;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患者可尝试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对睡眠质量(快速动眼期延迟并减少)及学习认知能力的影响,不推荐长期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特别是儿童。

1.3.5基础治疗

1.3.5.1合理的洗浴不仅可以去除皮肤表面污秽痂皮,还可以降低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量。

1.3.5.2外用保湿润肤剂是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保湿润肤剂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患者选用合适自己的保湿润肤剂,足量多次使用,沐浴后应该立即使用。冬季根据皮肤干燥情况可选用富含脂类的润肤剂。

2.用药方案

2.1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2.1.1超强效糖皮质激素:

0.1%氟轻松乳膏:外用,一日2次,涂于患处。

0.05%氯倍他索乳膏:外用,一日2次,涂于患处。

2.1.2强效糖皮质激素:

0.05%卤米松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2.1.3中效糖皮质激素

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0.1%曲安奈德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2.1.4弱效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0.05%地奈德乳膏/软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2.2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2.2.1成人

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每日2次涂于患处。

0.11%他克莫司乳膏:外用,每日2次涂于患处。

2.2.2儿童

0.03%他克莫司乳膏:外用,每日2次涂于患处。

初治时应选用足够强度的制剂,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2.3其他外用药:

氧化锌油(糊)剂: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黑豆馏油软膏: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

2.4.口服抗组胺药治疗合并过敏症(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止痒。

西替利嗪

2~6岁儿童:5mg每日1次。

6~11岁儿童:5mg或10mg每日1次。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mg每日1次。

氯雷他定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mg每日1次;2~12岁儿童体重30kg10mg每日1次,体重kg5mg,每日1次。

依巴斯汀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20mg每日1次;6-11岁儿童:5mg每日1次口服。2-5岁儿童:2.5mg每日1次口服。

咪唑斯汀成人(包括老年人)和12岁以上儿童:10mg每日1次口服。

2.5.对症抗感染用药

2.5.1特应性皮炎皮损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增加,可选择TCS、TCI及0.%漂白粉浴可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率。

有明显感染征象时短期系统或外用抗生素治疗,系统性抗生素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疗程一般1~2周;外用抗菌药物也以1~2周为宜,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耐药和过敏的发生。

2.5.2特应性皮炎患者发生严重病毒性皮肤感染,发生疱疹性湿疹时应积极给予系统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2.5.3“头颈部”特应性皮炎亚型或抗马拉色菌IgE阳性患者,外用或系统使用唑类抗真菌药。

2.6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可短期选用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松龙:口服,0.5mg·kg/d,病情好转后及时减量停药,对于较顽固病例,可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后逐渐过渡到免疫抑制剂或紫外线疗法。应避免长期应用,以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7生物制剂Dupixent,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初始剂量mg(在不同注射部位两次mg注射),接着每隔周给予mg。4~6周起效,配合外用药物及保湿剂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2.8JAK激酶抑制剂2%托法替尼乳膏外用,每日2次。

2.9.重度特应性皮炎且常规疗法不易控制的患者选用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起始剂量3~5mg·kg/d,分2次口服,控制病情后渐减量至最小剂量维持(0.5~1mg·kg/d),疗程不超过2年;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有条件可检测环孢素血药浓度,用药期间建议不要同时进行光疗。

甲氨蝶玲:每周10~15mg,可顿服,也可分2次服用。用药前应询问肝病史及饮酒史等。

硫唑嘌呤:每日50~mg,可先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前需进行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分型检测,期间严密监测血象,若有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

3.用药提示

3.1氟轻松乳膏

不良反应:长期或大面积应用,可引起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痤疮样皮炎和毛囊炎,口周皮炎,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染性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禁用、慎用:真菌性或病毒性皮肤病;对本药及基质成分过敏者和对其他皮质类固醇过敏者。

其他:(1)用于破损皮肤,长期应用可吸收引起全身性作用。(2)对并发细菌感染的皮肤病,应与相应的抗生素配用,如感染未改善应停用。(3)本品不能长期大面积应用。一周总量不得超过50g软膏。每日涂用多次,连用数日,可致耐药性,每日涂药次数不宜太多,可间断用药。

3.2卤米松乳膏

不良反应:偶见用药局部刺激症状,如烧灼感、瘙阳等。罕见的反应:皮肤干燥、皮肤萎缩、红斑、毛囊炎、痤疮或脓疱等。面部长期外用可引起口周皮炎,一旦发生应停药。

禁用、慎用:(1)下列情况禁用:①对本药成分过敏者。②细菌及病毒性皮肤病(如脓皮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水痘等)③皮肤真菌感染(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病)④梅毒、皮肤结核、酒糟鼻、口周皮炎及异常痤疮;(2)下列情况慎用:①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②儿童对本药较为敏感,不能连续使用超过2周,对2岁以下婴儿不能连续用药超过7天,并且治疗的皮肤面积不应该超过人体总面积的10%。

其他:无论患者年龄,均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密封性包扎应限于短期和小面积皮肤。

3.3糠酸莫米松乳膏

不良反应:使用本品的局部不良反应极为少见,若长期大量使用可见皮肤烧灼感,瘙痒,皮肤萎缩、多毛、口周围皮炎、皮肤浸润,继发感染,色素沉着或退色。

其他:避免接触眼睛。如发生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应停药。

3.4黑豆馏油软膏

不良反应:偶见刺激反应,或光照致敏反应。

其他:(1)皮肤有破溃、糜烂流水或化脓者不得使用;不得接触眼部,涂药部位应避免日光照射。不宜长时间、大面积使用。(2)本品有特殊气味(烟油味)和颜色(灰黑色),易污染衣、被,使用时应予注意。(3)连续使用一周后,皮损无变化,应向医师咨询。(4)涂药部位出现灼热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使用,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3.5Dupixent

年3月28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无法控制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

不良反应: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为注射部位反应,结膜炎,睑缘炎,口腔疱疹,角膜炎,眼瘙痒,其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干眼。

3.6托法替尼

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JA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JAK1和JAK3的活性,阻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

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头痛、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鼻咽炎、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水平升高等,其中肠胃失调和感染最常见。

常见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高血压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冠心病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心律失常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调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治疗咳嗽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9——治疗哮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0——治疗感冒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1——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2——治疗结核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3——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5——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6——治疗腹泻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7——治疗便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8——治疗幽门螺菌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9——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0——抗排异药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1——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3——治疗痛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4——造影剂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7——治疗关节痛和关节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8——治疗偏头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9——治疗癫痫病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0——癌症镇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1——肠外肠内营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3——1型糖尿病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7——尿崩症临床合理用药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9——多发性硬化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1——重症肌无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2——脑出血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3——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4——小儿便秘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5——小儿发热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6——儿童感冒和流感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7——佝偻病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8——小儿咳嗽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9——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阳痿)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0——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1——前列腺炎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2——轻中度烧烫伤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3——痔疮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4——疖肿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5——荨麻疹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6——寻常痤疮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7——日光性皮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8——带状疱疹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9——手足口病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0——雀斑与黄褐斑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1——冻疮临床合理用药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2——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3——手足癣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4——沙眼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5——干眼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6——结膜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7——过敏性鼻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8——口腔溃疡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9——咽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0——宫颈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1——绝经期综合征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2——盆腔炎性疾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3——月经不调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4——真菌性阴道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5——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6——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7——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8——急性肾盂肾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9——狼疮性肾炎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0——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1——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2——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3——突发性耳聋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4——寻常型痤疮临床合理用药

明明白白使用OTC讲座系列:

耳疮

牙痛

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鼻鼽

虚火喉痹(慢性咽炎)

阴痒

湿疹(中药篇)

痤疮(中药篇)

月经不调

痛经

头痛

失眠

黄疸

胁痛

腹痛

泄泻

呕吐

胃痛

便秘

发热

咳嗽

感冒

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晕动病

滴虫阴道炎

痤疮

疖痈

湿疹

跌打损伤

关节痛

牙龈炎

牙痛

咽炎

外耳炎

结膜炎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过敏性皮肤病

便秘

腹胀

恶心呕吐

贫血

咯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zd/9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