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青少年成长插上腾飞翅膀灵武市

当科学邂逅生活,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当科学交织梦想,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近日,在银川市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由我市报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在多项比赛中夺得大奖,这些科技小达人用一件件作品展示出了我市青少年的探索实践精神和创新动手能力,科技创新也为他们的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走进市第二小学的科技展厅,蛟龙号和辽宁舰、太阳系天体图、长征火箭、雷电原理、玉兔号月球车、机器人小胖、天文望远镜等展品,无不体现着近年来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展厅设置了“生命家园科技展区”“智慧墙创意区”“声学主题”“光学主题”“电磁学主题”等几大科技板块,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科技素质提升活动的开展。市二小学生梁凌菲说:“我们在科技展厅一个星期可以来五到六次。我最喜欢的是第三展厅的体感学习机,它是一种AR的情景模式,有各种的游戏,比如说地震来了逃生,车内自救等危险模拟来临之际的方法,可以学到在真实的环境里的知识。”在银川市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市第二小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赛选手何妮菲制作的风力发电装置也受到了评委的认可。市二小学生何妮菲说:“我的作品是风力发电,我做风力发电是因为在我国西部风力发电已成为一股热流,它不会产生辐射,也不会使空气产生污染。在制作的时候,科学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它的原理是通过风使风车转动,进行增速形成速度,再通过导线传播给电源,然后灯泡就可以发光。”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市二小不仅开设素养课程,设立科技展厅、机器人制作室,而且通过每年的校园科技大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展风采。市二小科学教师徐晖说:“我们的科技创新平时都渗透在科学课程教学当中,因为科学教材里面有很多都是制作类的;另一个就是我们学校每周三的素养课程,素养课程也开设了机器人制作。科技创新这一块学生参与的比较多,我们通过学校的科技创新大赛,几乎是人人参与,上次十八届科技创新比赛我们有四十多个学生参与,在学校的科技大赛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每个人都能做一件作品。”“烟雾报警排烟装置”“土壤感应浇水器”“水力发电机”,这些新奇、实用的创意和制作来自市第四小学的“科学小达人们”。市第四小学学生张萌说:“我做的是烟雾报警排烟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当室内的温度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它检测到了就会自动报警,并且启动电机排烟工作,达到安全防护作用。”实验室里,同学们展示者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很好地表达了“爱科学、玩科学、秀科学”的主题,真正的将科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让科学插上了实用的翅膀。市四小学生李馨悦说:“这是我制作的简易气压饮水机,顾名思义它就是帮助人们饮水的小创作。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气压原理达到控制流水的目的,打开瓶盖就会有水流从吸管流出,盖上瓶盖,水停止流淌,就是用气压原理达到控制流水的目的,它很方便,在室外也可以用,不适用电,绿色环保。”除了这些小发明和小制作,四小的航模也在经历过两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入正轨,如今学生们都可以自主设计和操作。市第四小学科学教师郭志宁说:我们四小航模兴趣小组是年开始接触的,之后就一直没有停。现在,我们的摇控纸飞机是在模拟器上大约练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完全过关了之后才能在室外进行飞行,现在我们的学生人数大约有十几个。近年来,我市将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创建自治区、银川市科普示范学校、争取区市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建设校园科普e站,提升中小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整体水平。市二小、二中等学校建设了校园科普展厅、科普长廊、科技工作室、举办科技节、创新大赛等,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手工、小论文活动为载体,锻造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市培养出了一批批科技小达人。记者:王思睿陈锐本期编辑:李洋责任编辑:唐春燕审核:陈玉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zl/12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