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我们要面对这灵魂三连问!!但关于“经期禁忌”远不止于这些,比如有很多人对于经期能不能艾灸、或者怎么艾灸等等都存在着诸多疑惑。今天小编就来为你们一一解答!
01
经期可以艾灸吗?
因人而异!
月经异常的;月经总是提前或者推后;月经量过少;痛经、经期出现身体不适;或者西医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妇科问题,在经期做艾灸效果会更好。但月经正常的,经期可以不用做艾灸。
??艾灸小技巧
一般在经期1周前开始艾灸,经期每天艾灸,最好连续艾灸28天,即一个正常的月经周期。一天艾灸1次。根据要调理的问题及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
02
量少,可以艾灸吗?
可以!
什么是经期量少?
除了自己的年纪已经到了绝经的年龄(一般情况下,绝经的平均年龄是49岁),或者有小产、手术等其他因素损耗了气血这两种情况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者经期缩短不足两天,都是月经量少的表现。
中医认为月经量少分为虚实两端:
实者一般寒凝、气滞,甚至是湿热瘀阻、痰湿这些因素造成充任组织,血难以下行,造成月经量少;
偏虚的月经量少,比如说气虚、血虚,这些造成血海的空虚,肾气的不足,都会造成血海的空虚,那么无血可下也会产生月经量少的症状。
经期量少有哪些危害?
又该怎么调理呢?
月经量少不仅会引起许多妇科炎症,例如宫颈炎,月经性关节炎等。还会引发女性的暗疮、色斑等影响面部形象,甚至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艾灸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月经量少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和缓解。
那又该如何艾灸呢?
月经量少主要分为血虚、肾虚、血寒、气郁四种。
血虚型: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
肾虚型: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归来、三阴交2穴。
血寒型:治宜温经散寒调经,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气郁型: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采用温和灸法。
03
量多,可以艾灸吗?
因人而异!
有些人平时自身的火气较旺,在经期量多则不能使用艾灸,可能加重病情,所以经期量多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艾灸,因为若配穴不当,在加上艾灸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导致经量更大。如果量大到不正常,出现“崩漏”的情况,那就要马上用艾灸调理了。
什么是崩漏?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所以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中医上认为,月经量多的原因,分为气虚、血热和血瘀。
气虚可以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血热分为时热和虚热;
血瘀往往是有寒凝,气滞造成的血瘀引起,血不归经,也会造成月经量多。
因此,艾灸取穴时也要从这三方面考虑。
清热,取气海与三阴交调理冲任以止血。
解瘀,取膈俞,肝俞、大敦调经祛瘀、藏血止崩。
补虚,取肾俞、阳谷、命门有补益脾肾、固摄经血之功。
04
痛经可以艾灸吗?
可以!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的主要原因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滞血癖、感受寒凉、瘀阻经络(寒湿凝滞)、气血不足(气血虚弱)等。
而艾灸素有理气活血、补虚助阳、化瘀止痛的作用,用来调理经气痛经再好不过。
调理痛经我们可以艾灸神阙、关元、子宫等穴位。
05
经期艾灸能排毒吗?
可以!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月经里有毒素,每个月来月经,就是一次排毒的过程。”但其实,月经里除了血液,还有子宫内膜碎片、炎性细胞、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就是没有毒.....
所以,经期艾灸排毒指的不是排出月经里的所谓“毒素”,而是借助艾灸调和气血、畅通经络的作用,保持月经周期以及经量的正常,让子宫内膜按时脱落。
经期艾灸有哪些作用?
有些人月经失调,经常月经推迟,子宫内膜增厚没有及时脱落,会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变。因此,艾灸促进月经正常,能帮助减少身体患癌的风险。
此外,艾灸还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外邪侵入人体的机会,身体就可以少产生毒素,从这个角度上说,也就是艾灸促进排毒的一种方式。
最后划重点!
月经正常时可以不做艾灸。月经异常或有妇科病的,在经期做艾灸效果会更好。如果月经量过大,因为艾灸有活血的作用,也尽量避免在经期做艾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