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于中国证券报,原标题为:《有色期货:做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者》,作者张利静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昨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有助于修复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失衡的供需关系。在改革压力相对较小的有色金属市场上,供给侧改革已经悄悄拨动投资时钟,在价格运动中,企业对衍生品工具的运用有助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
供给侧改革启动 “有色部队”悄然反弹
在美元压制及供需过剩的情况下,去年年底,沪铜、沪铝、沪锌、沪铅分别在元/吨、元/吨、元/吨、元/吨附近创出本轮熊市新低。
今年以来,在市场人士讨论底部在哪里的时候,有色金属悄然展开一波中级攻势,截至昨日,沪铜从本轮价格低点已反弹7.2%,沪铝反弹25%、沪锌反弹23.4%、沪铅反弹8.6%。沪锡也从上市以来价格低点反弹了21.5%,而沪镍在下跌后维持微幅波动。
截至昨日收盘,沪铜、沪铝、沪锌、沪铅主力合约分别报收元/吨、元/吨、元/吨、元/吨;沪锡主力报元/吨;沪镍在元/吨一线整理。
以锡为例,国际锡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指出,锡在所有金属品种当中是最小的一个品种,其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去年3月份沪锡期货上市以来,交易量较好,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的上涨走势吸引了很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