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接去应聘吧,我不想考了,太难了!某个周一的晚上,大学室友苗苗崩溃的给我打来电话。苗苗考公已经两年了,待业全职考公,每天至少10小时:早上7点开始,刷行测、刷申论、看人民日报、看新闻联播,从早到晚,考公已经成为了一种执念和习惯,也成为了一种修炼。但每次总是拼命的在进面名单上Ctrl+F搜索自己的名字,然后颓废一个月。她崩溃如果努力没有收获,我是不是在浪费生命?相信很多人都像苗苗一样经历过这种沮丧,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任你如何拼命,但却全是无用功。我们不禁要问:公考真的这么难吗?到底难在哪里?难在报考人数多,但真的人多就力量大吗?很多人觉得公考难,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每年的报考人数,和每年考场外堵塞大门的人从众。但是千万别被这些看到的队伍所吓倒,毕竟有时候耳听为虚,眼见也虚。我们来直观的看看人数统计:(年和年国考招录对比)从国考中可以看到,竞争比平均是50:1,即5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虽然看起来人数多,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过审中有人不参加考试。拿年来举例,招录1.45万人报名资格审核通过人数共计.2万人最终缴费确认人数为万而笔试当天仅92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近35万人放弃考试放弃率达27.6%,接近1/4的人放弃考试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63:1。笔试各考场或多或少都有缺考,多则10人左右,少则4、5人。参加笔试的考生水货居多而在参加考试的92万人中,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人:第一类是碰碰运气党。这类考生大概占到4成,约为37万人。第二类是报班被坑党。这类考生尤其喜欢报班,而且有过至少一次的培训经历,占2成,约为18万。第三类是发挥失常党。这类考生心态不好,发挥易失常,占比1成,约为9万人。第四类是稍微准备党。这类考生一般要么大神,要么小白,可能是炮灰,也可能是分子。占到2成,约为18万人。第四类是踏实备考党。这类考生踏踏实实学习,每天刷题备考,一心考公。占比1成,约为9万人。所以你的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是这9万人!公务员考试不止一次机会9万人还觉得多?激烈吗?没关系,还有联考、省考、各地市考····比如说你是浙江人,希望在长三角发展你可以参加:国考、浙江省考、江苏省考、上海市考、联考所以你有5次机会如果你不只是一心吊在公务员上,你还可以参加:事业单位、烟草、银行、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我大学同学就曾经参加过国考、浙江省考、江苏省考、上海市考、选调生考试、安徽联考、烟草、宁波银行、工商银行。虽然运气不好,最后只成功考上了选调生和宁波银行,但是还是成功了。机会很多,可以顺着一条路准备多次考试。所以,只要你想考:就一定有机会!就一定能考上!难在题目难度大,但真的就提高不了解题能力了吗?很多人多少考公难就难在题目难度大,但是事实如此吗?公考分为:行测:常识、言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申论:小申论、大申论面试:人际关系题、组织计划题、应急应变题、解决问题题、综合分析题、演讲题、情景模拟题、语言启示题等所以行测的题目涉及:天文、地理、政治、法律、历史、生物、化学、物理考察的能力涉及分析能力、知识储备、处事能力、考场心态等关于我国的科技成就,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A.有了最大口径的红外望远镜B.用激光进行地月距离的测量C.观测到了系外行星族群D.最强大的宇宙伽玛射线所以公考的题目其实难在几个关键点上:1.难在题目涉及范围广。高考时,两天之内要考6门高考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而公考包含高考所有的考试科目,并且还多了一些常识知识。所以公考之难难在一望无际的考察范围。但是,公考考的是: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而不是,在规定时间拿到所有的分所以,公考并不难,上岸的人从来都是做对自己会的题目。2.难在题目难度高。公考中很多题目都是高中生的高考知识,更有甚者是大学知识。当然还有一些专业知识但其实公考题目并不难,难在解题方法错误!比如上面的这幅图,如果只是粗略的看就会一头雾水但是看到第一行最后一个字丰,这是个汉子你会想到什么?横平竖直?独体字?笔画?最后从笔画入手,发现整幅图从左到右是笔画递增的规律所以第三行只需要选择一个4笔画的选项就可以了这就是解题方法!学会解题方法,题目就不攻自破。3.难在考试时间短。公务员考试时间行测来说比较固定。皆为2小时。两个小时内,笔试试题题量有题、题、题、题、题不等。而考场上涂卡需要大概15分钟,做题时间只剩下分钟。一题平均0.75分钟~0.85分钟1分钟不到的时间,而且是考场高压环境下再简单的题目也变得困难无比了!但是,公考不要求你做对所有题!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公考内容设置的这么难?还有什么意义吗?考试是人才分层的漏斗,考试太难就丧失了这个功能那为什么公考还持续几十年呢?这必然说明他是科学的,原因就在于:公考考察的是思维分析能力极少人能有公考这么广的知识量!极少人能在2小时内认真做完全部题目!极少人擅长考试每个模块!什么是思维分析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就是由一个点联想到另一个点,并推导出另一个点的情况比如说常识题:关于我国的科技成就,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A.有了最大口径的红外望远镜B.用激光进行地月距离的测量C.观测到了系外行星族群D.最强大的宇宙伽玛射线你看你没有了解这么多知识,但是你一定知道FAST射电望远镜,因为那段时间,各大媒体都在推送这个热点,只要你有手机,不可能不知道FAST。所以在知道这个的基础上,很容易能够发现题目应该是想设置陷阱,关键就在于红外。而大家都知道红外是电视遥控器上面的控制光线,信号不强,范围不远。所以这个就可以大胆的进行选择了。这个过程就是思维分析能力,解题并不需要你具备很多的知识储备。难在备考没方向,但真的要因为不知道怎么备考就只想刷题听课了吗?公考的备考是艰难的,尤其是对于在职考生或者是往届生既要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又要承担着考不上的风险时间来不及、精神压力大、提分速度慢、亲人不支持·····备考简直成为了一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其实,主要原因在于备考方向的错误大概有这么几种备考状态:1.爱咋咋地型推崇无压力备考,会照聚、觉照睡、游戏照打佛系备考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降低生活质量对备考的结果保持一种爱咋咋地的态度但是往往也很累累在花了时间但没有成果,却还是要安慰自己投入备考。既不能全身心的打游戏、玩、聚会又不愿全身心的投入备考。2.拼命刷题型推崇只要题刷的够多,就一定会熟能生巧!所以拼命地刷题、刷题、刷题、题题题题题······但是:刷题获得的是虚假的充实感,刷题是有限努力!因为刷题只是简单重复、自我麻痹人在学习、不做事的时候,会有一种空虚感和内疚感不努力怎么可能考的上于是拼命刷题,刷完之后长舒一口气今天又努力了一天但是你却忘了刷题多=在学习≠有进步刷题最大的坏处就是:对的一对再对,毫无变化错的一错再错,毫无进步所以,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3.机构杀手型游走于各大培训机构,具备丰富的报班经验擅长吐槽各种培训班,致力拉低班级上岸率。喜欢报各种培训班,找依赖感但是缺乏判断能力:要么被培训班带偏(被坑)要么把培训班带偏(举报)要么一直变成钉子户。但是事实上,市面上80%的机构的备考策略都是同质的:讲题+刷题+答疑+模拟考试=公考上岸但其实这个策略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典型的高三模式+题海战术高三可以采用这个模式,是因为学习周期长,可以熟能生巧而且考试形式较为固定,可以套用做题经验但是公务员考试不同,时间短、题目灵活、范围广所以就不能依靠熟能生巧这种笨方法。给大家讲个故事: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孝静帝的丞相。他一共有六个儿子。有一天,他想考查一下哪个儿子最聪明,就把六个儿子都叫到跟前。他对儿子们说:我这里有一大堆乱麻。现在发给你们每人一把,你们各自整理一下,看谁理得最快最好。比赛开始了,孩子们手忙脚乱地十分紧张。他们都赶快把乱麻一根根抽出来,然后再一根根理齐。这种方法速度很慢,有的孩子一着急,还把麻结成了疙瘩。孩子们一个个都急得满头大汗。二儿子高洋则与众不同。他找来一把快刀,把那些相互缠绕的乱麻狠狠地几刀斩断,然后再加以整理,这样很快就理好了。高欢见高洋这样做,很是惊奇,就问:你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高洋答道:乱者须斩!高欢听了十分高兴,认为这孩子的思路开阔,思想方法不同一般,将来必定大有作为。后来,高洋果然夺取了东魏皇帝的王位,建立了北齐政权,自己做了北齐文宣皇帝。这就是快刀斩乱麻的故事一根一根抽出来就是刷题,就是熟能生巧的笨方法,快刀斩乱麻就是一种快方法。先找到乱麻的特点,在总结出一个能一下子解决所有乱麻的方法,然后实施。这就是方法思维。方法思维就是提炼出简单实用大部分题目规律的解题方法,从原理上解开大量题目。所以公考需要的不是大量刷题,而是树立方法思维就像很多人准备几年都考不上,而很多人只需要一周就可以轻松上岸归根结底就是公考的底层思维所决定的——方法思维所以公考其实并不难!难在缺乏备考的方法思维!但是其实方法思维并没有那么神秘只是模板型机构、刷题型机构多了就显得方法思维很难得公考其实并不难!我们推出核心方法班,致力于树立学员的方法思维想知道如何真正的训练思维吗?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