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雨果奖后,刘慈欣又获克拉克奖全

14:43“身为一名科幻作家,我现在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世界变得平淡无奇之前,把它们写出来。”——刘慈欣封面新闻记者张杰“科幻大神”刘慈欣又获大奖了!美国当地时间日11月8日晚8点15分,刘慈欣被授予年度“克拉克想象力贡献社会奖”(ClarkeAwardforImaginationinServicetoSociety),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这也是继年8月22日刘慈欣《三体》获得雨果奖后的又一喜讯。刘慈欣在颁奖现场用英文发表了全长近15分钟的获奖演讲。刘慈欣到美国华盛顿颁奖现场领奖,并全程用英文发表了全长近15分钟的获奖演讲。他讲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对经典的克拉克科幻小说阅读的震撼记忆,对自己走上科幻创作成为作家的巨大影响,对当今科幻小说多集中于对赛博朋克、虚拟网络乌托邦,而与真实的太空探索渐行渐远这一现状的担忧,以及自己的科幻创作愿意去延续克拉克对天空瑰丽想象和探索的古典主义科幻的方向的使命感,对未来的看法。干货满满,思想深刻,火花四溅,让人深受启发。阿瑟·克拉克刘慈欣首先表示自己“很荣幸能够得到这个奖。这个奖项是奖给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似乎只应专属于神的能力。而人类却如此幸运地拥有想象力。想象力存在的意义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有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并建立起人类文明,正在于人类能创造出当下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事物。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比我们聪明得多时,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唯一优势,可能就只有想象力了。但这也足够了。”克拉克奖似乎名气不大。但对于刘慈欣来说,可能这个奖比雨果奖、星云奖,都重得多。早在《三体》获雨果奖时,刘慈欣就曾说,“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而如今他所获得的克拉克奖正是由阿瑟·克拉克基金会创立的,这对于他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获得这个来自对自己的写作可谓启蒙者的奖,自然让刘慈欣难掩激动。刘慈欣发表获奖感言。在“克拉克奖”的获奖感言中,刘慈欣回忆了克拉克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意义之重要。他提到了自己第一次遇到克拉克作品的那个时刻:“读完《: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我不禁走出家门,抬头仰望天上的繁星。那时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所以我能够看到银河。从那个晚上开始,我眼中的星空变得与过去全然不同了。我平生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然后我又读到《与拉玛相会》,这又让我惊叹,原来想象力可以构建出如此生动的奇妙世界。这些都是克拉克给我的。也正是克拉克让我成为科幻作家,从而我才得以来到这里领这个奖。”阿瑟·克拉克的作品,与凡尔纳、乔治·威尔斯的作品一样,是最早被引入中国的西方现代科幻小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和《与拉玛相会》在中国出版。正是这两部作品,让当时陷入精神迷茫的刘慈欣,感到自己的想象力被“第一次激活了。我的思想从未如此豁然开朗。我感觉自己就像涓涓细流终于投入了大海的怀抱。”颁奖现场在获奖感言中,刘慈欣提到,自己作为一名科幻作家的幸运之处,“我渐渐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此前没有任何一代人,能够像我们这样目睹周围的世界可以变化得如此快速,而且这种变化还在加速发生。这给科幻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幻在中国,正接受前所未有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fy/12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