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科学界我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

白癜风好冶吗 https://cm.39.net/bjzkhbzy/240515/q3p7904.html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好消息!我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巨大突破,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据了解,该黑洞出自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什么是恒星级黑洞呢?我们知道黑洞也是分好几个级别,如超大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恒星级黑洞等。其中超大质量黑洞就是数十万倍以上太阳质量的黑洞,我们银河系中心就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大约为万倍太阳质量。而恒星级质量黑洞自然要更小,科学上规定恒星级太阳质量的黑洞大约在数个至数十个个太阳质量范围内。尽管突然们在宇宙中该看起来很小,但是放在太阳系来看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这类黑洞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两者都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体。而黑洞和中子星一般都是在某一个恒星在衰老之后到达生命的终点之后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之后的产物。中子星的是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黑洞则更夸张,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所以在巨大外壳的重压之下,内部核心开始疯狂坍缩,物质将不可避免地靠近中心,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科学家称它为“奇点”。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小于史瓦西半径),压缩到极致的质量就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引力,导致周围时空扭曲,使得靠近的光也无法逃脱它的魔掌,这就是黑洞。史瓦西半径是任何具有质量的物质都存在的一个临界半径特征值,物体的实际半径小于其史瓦西半径的物体被称为黑洞。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这颗历史性的恒星级黑洞呢?据了解,这颗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这个远离地球万光年的黑洞位于一个螺旋状星系内,即NGC。科学家表示,它是我们迄今观测到的最远的恒星级黑洞,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银河系周边范围之外发现这个级别的黑洞。在年,科学家公布的在M33星系内发现的一个具有1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距离我们约万光年,这是一个螺旋星系,编号NGC,此次的发现将距离再次翻了一倍!要发现如此之远距离的黑洞,必然少不了我国强大的望远镜。据了解,立下大功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全称为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一架视场为5度且横卧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是一种由折射和反射元件组成的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曾在年现一颗人类已知锂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它的锂元素含量约为同类天体的0倍,在年,郭守敬望远镜再次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光谱巡天项目。此次黑洞的发现再次让全世界深刻记住了它的名字。该黑洞是科学发现史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超过此前发现的15倍太阳质量,达到70倍太阳质量,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已经远远超过科学家对恒星级黑洞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而目前科学家认为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形成黑洞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而这颗黑洞整整超了3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颗黑洞观测持续了近3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科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持续监测了一个小天区内0多颗恒星。结果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LB-1)中,一颗质量是太阳八倍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而这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颗黑洞。随后研究人员通过西班牙10.4米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计算出该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70倍,此次的观测证实了这是一颗巨大的恒星级黑洞。我国科学家表示,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望远镜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则需要40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捕捉到,当然是在同样的几率下,但是这已经充分体现出郭守敬望远镜超强的观测效率,间接证明了我国强大而科研实力。继科学家在年4月10日公布世界首张黑洞照片以来,人类对于黑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我国发现的恒星级黑洞将为人类在了解黑洞的探索之路上谱写重要的篇章!致敬我国伟大的科学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yana.com/gyqd/11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