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复发是头颈部骨和软组织肉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放疗可显著改善局部控制率,根治性放疗是不可手术患者的重要替代治疗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等,已证实在多瘤种具有抗肿瘤疗效。那么,放疗同期联合阿帕替尼可获得何种效果?是否值得探索?
在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AmericanSocietyforRadiationOncology)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放疗科朱国培教授团队的一项“放疗同期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骨和软组织肉瘤的II期研究”的初步结果以Oral的形式进行汇报,研究结果显示调强放疗(IMRT)同期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骨和软组织肉瘤展示出较好疗效。为此,我们特邀朱国培教授对此项研究进行解析。
研
究
详
情
研究方法:…
筛选病理学诊断为局部晚期头颈部骨和软组织肉瘤的患者,伴有以下任一因素可入组:1.根治性手术后伴有高危因素:肉眼残留(R2)或切缘阳性(R1),或切缘不充分;2.不可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治疗方案为IMRT同期联合阿帕替尼(mg,每天一次,口服)。阿帕替尼持续应用至整个放疗周期结束。
研究结果:…
年6月至年12月,共纳入40例患者,23例男性(57.5%),17例女性(42.5%)。中位年龄36岁(范围:17岁-73岁)。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为骨肉瘤(12例,30.0%)、软组织肉瘤(28例,70.0%)。其中,横纹肌肉瘤9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31例(77.5%)患者接受手术联合辅助放疗,9例(22.5%)接受根治性放疗。
共39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97.5%),1年局部控制率(LCR)、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95%,78%和92%。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大多数局限于1-2级,3级毒性为高血压2(5.0%),手足综合征1(2.5%),口腔黏膜炎9(22.5%)。
采访视频
放疗在头颈部肉瘤中的治疗现状如何?本研究设计主要基于哪些角度考虑?
朱国培教授:
我们团队今年在ASTRO报告了一项关于术后放疗联合阿帕替尼(一种抗血管生成的TKI类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肉瘤的临床研究,取得不错的初期成果。肉瘤是很少见的一种肿瘤,对于放化疗不敏感。头颈部的肉瘤不同于躯干以及肢体的肉瘤,对于肢体肉瘤而言,手术治疗很重要,但为了保留肢体,广大肿瘤学者在化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促使肿瘤缩小,增加了保留肢体的可能性。但对于头颈部肉瘤而言,手术切除的范围有限,安全切缘往往达不到肢体或躯干肉瘤那样充足。所以尽管头颈部肉瘤对放疗不敏感,但在术后切缘不足或者是没有完全切除干净的情况下,放疗还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放疗不敏感的肿瘤而言,在放疗基础上还需联合更多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放疗、术后高剂量放疗、以及近距离放疗等,从而增加局部的放疗剂量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另外,由于缺乏增敏放疗的药物,肉瘤不适合同步放化疗。随着靶向药物的到来,我们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