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近期热门话题:#赵英俊去世##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常见##9种高发癌症筛查清单##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见癌症#
年2月3日,赵英俊家人发布讣告,称赵英俊因病医治无效,于年2月3日14时33分在北京病逝,享年43岁。
根据赵英俊“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篇小作文”里,他已经与癌症抗争了两年!
前不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
年,预测全球新增癌症人数共计1,万人。其中,中国以23.7%的占比,成为全球癌症新增人数最多的国家。大约每4名新增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发生在中国。
关于癌症你得知道这些
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2、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3、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万,死亡病例超过万。
4、我国最常见的癌症: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
5、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6、癌症防控不止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
注意这11个癌症危险信号!
出现医院进行诊治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特别提醒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而癌症的发生,有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不可控的是年龄和基因等,年龄增长是所有癌症的重要原因,同时,大多癌症也都和遗传有关。
而可控的,还是老几样——烟、酒、肥胖等明确致癌因素。
这几样明确的致癌因素,在近几十年当中「只增不减」——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吸烟、喝酒人群增多,肥胖率也持续走高。
除了上述可控或不可控的风险外,还有一个因素:中国的癌症筛查率提高了。
不过,这是个好因素,癌症筛查率提高,使得更多的癌症患者可以在发病早期就接受到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什么是癌症筛查?
常规体检就像个大筛子,先把"大石头”筛出来,但小个头的石头可能就漏过去了。体检并不能包括所有的脏器,在未检的脏器里仍存在肿瘤风险。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爆发性和隐匿性两种,处在肿瘤生长隐匿期的早期肿瘤病人,很难被发现。
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它可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对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体检前,专业医生会仔细询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等,再做相应检查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常规项目、影像诊断(超声、钼靶、低剂量CT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体检报告应由经验丰富的副高级以上总检医生解读。
然而在决定做癌症筛查后,许多人会有疑问,知妹儿为大家总结了三点常见问题。
癌症筛查的项目越多越好吗?
癌症筛查并不是项目越多、价格越贵就越好。不建议所有人都做全套项目,一是避免经济上的浪费,二是胸片、CT等检查有损伤性,做多了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此外,一些体检机构将PET-CT(一种新颖的成像技术)作为癌症筛查的高端补充项目。专家建议,除非有特殊需要,或其他检查结果有较明显的癌症怀疑倾向,否则无论从经济还是辐射的角度看,常规癌症筛查都不推荐做PET-CT。
肿瘤标记物一定准确吗?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从细胞表面脱落,或肿瘤细胞产生,或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等产生的物质,但它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乃至正常组织中,感染、发炎等都可能使其升高。
肿瘤标志物敏感度不够,在我国也只能用于体检而不是筛查。专家强调,肿瘤标志物的漏检率较高,且并非每种癌症都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后续治疗怎么做?
癌症筛查专业性强,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尤其应注意体检医生和报告解读医生的资质。
癌症筛查并非“一劳永逸”,不同高危人群,应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定期筛查,如果发现癌症征兆,应及时确诊治疗。
常见癌症科普
全人群高发癌
肺癌
致癌因素:吸烟;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长期被迫吸二手烟也明显增加患肺的危险。
防癌建议:
1、戒烟
最有效的途径。
2、防油烟
减少油烟吸入要记住:油烟机应在炒菜前打开;减少爆炒、煎炸;做完菜还要继续开2-5分钟的抽油烟机。
3、筛查方法
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肿癌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筛查早期肺癌。
肝癌
致癌因素:肝炎,吃发霉的食物,喜欢喝酒,肥胖,有家族病史等。
防癌建议:
1、不要吃发霉的食物
特别是花生、红薯、甘蔗等。
2、不要长时间或大量饮酒
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对肝脏细胞有毒害作用,加重肝脏解毒和代谢的负担,最终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3、筛查方法
患有肝炎、肝硬化或有家族史的人,建议每6个月做1次腹部B超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参加体检。
结直肠癌
致癌因素:喜欢吃肉和油炸食品,很少食用蔬菜水果。
防癌建议:
1、良好生活习惯
平时要适当运动,维持正常体重。
2、注意饮食
少吃红烧肉和加工后的肉食品,多吃全谷物和膳食纤维。
3、戒烟戒酒
4、筛查方法
如果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腹部胀痛不适、便中带血和黏液、消瘦等现象,应引起重视。高危人群及45岁以上人群,要进行直肠指诊、肠镜检查等早期筛查。
胃癌
致癌因素:有吃剩饭剩菜习惯,喜吃烧烤煎炸及腌制食物。
防癌建议:
1、饮食清淡
少吃高盐饮食及腌制食品。
2、补充VA和VC
阻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
3、筛查方法
目前胃癌没有很好的筛查方法,建议40岁以上的胃癌高危人群每年做1次胃镜。
高危人群包括:
(1)40岁以上(2)胃癌高发地区(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5)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人得胃癌(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男性高发癌
食管癌
致癌因素:喜食烫食,爱喝烈酒等。
防癌建议:
1、吃东西要慢
不狼吞虎咽,不吃过烫食物,少喝烈性酒。
2、防治食管反流
胃中酸液经常性地反流入食道,食道又缺乏浆膜保护,时间久了就可能诱发病变。
3、筛查方法:
(1)有食道癌家族史或处于食道癌高发地区,长期喝酒特别是白酒,爱吃烫食、腌制食物的,属于食道癌高危人群。(2)建议40岁以后进行肿瘤筛查,内镜和病理活检是早期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3)50岁以上人群,感觉吃东西有梗阻感且1周不能自行缓解者,医院排除食道癌、贲门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
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年龄50岁以上;长期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筛查方法:直肠指检,可每年一次;超声检查;高危人群可每两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抗原(PSA)检测。
女性高发癌
宫颈癌
致癌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
防癌建议:
1、接种宫颈癌疫苗
2、适当运动
3、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可尽早发现一些癌前病变,早诊断早治疗。
4、戒烟戒酒
5、保持卫生习惯
积极预防并治疗慢性宫颈炎等疾病。
6、筛查方法
(1)无论有无性生活,未满21岁不用查(2)年满21岁开始宫颈抹片筛查,阴性者每3年筛查1次,直到30岁(3)30-65岁的女性,每5年做1次宫颈抹片加HPV病毒筛查(30岁以下者不建议做病毒筛查)(4)65岁以上,如果有连续3次抹片阴性,或连续2次HPV阴性,可不再筛查。
乳腺癌
致癌因素:乳腺癌家族史、人工流产史、放射线等。
防癌建议:
1、生活方式
多锻炼,不久坐,少熬夜,健康饮食。
2、放射线
月经前、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应尽量回避。
3、筛查方法
定期体检,建议20-40岁女性每3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乳腺钼靶),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有家族史的建议做乳腺磁共振。
截止年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家安德烈·伊尔巴维表示,年确诊癌症的患者数达万人,万人死于癌症。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见癌症#,在新增癌症病例中占11.7%。
保养乳腺从4件事做起防治乳腺癌是女性一生的必修课,每位女性都该提高防治意识。护好乳房,最好从以下几件事做起。
学会以下几件事
学会自检女性最好在每个月经后的10~14天做一次乳房自检,此时乳房中的腺体回缩,乳房最小、最软,而肿瘤一般不会回缩,所以会被明显地“揪出来”。
自检方法:平躺或坐下来,用左手查右侧乳房,右手查左侧,把手指肚放在乳房上,平行地进行按压,不要用捏和掐的方式,以免把正常的乳房腺体也当成增生。如果摸到散在的颗粒状物体,就应尽快就医进一步检查。
及时排解坏情绪乳房是情绪的靶向器官,要想乳腺健康,就要保持平稳的情绪,不要压抑情感。工作生活压力大、总是焦虑、有情绪问题的女性,更容易发生乳腺问题。
保持规律作息和运动不爱运动、总熬夜是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把你推向疾病边缘。久坐时间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成正比,每天久坐每增加1小时,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1%。
确认过眼神你是我爱的人知妹儿一直关心着
大家生活中会面临的健康问题
第一时间给大家带去健康咨询
如果你有任何的健康需求
扫描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