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宫颈也叫子宫颈上端与子宫相连,下端深入阴道。通俗的说,就是子宫的颈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立删
子宫颈管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差,易发生感染,常见的为宫颈炎,最可怕的疾病是大家闻风丧胆的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率中位居第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居于首位。每年全球大约有50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约20万人死于宫颈癌,其中,80%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据研究显示99.7%的宫颈癌都和HPV感染有关。HPV(Humanpapillomavirus),即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很多女性“谈HPV色变”,因为在很多场合,HPV是和宫颈癌“出双入对”的。那么,感染了HPV病毒,一定会得宫颈癌吗?今天就带你彻底认识它!
HPV: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目前医学界已经证实,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因素,而HPV可以通过黏膜和皮肤接触传播。在人群中研究发现,以下几类女性更容易出现HPV感染,增加患癌风险:有多个性伴侣
性伴侣数越多,宫颈癌发病危险越高。如果性伴侣存在HPV病毒感染,就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特别是存在不洁性行为时,更容易被感染。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
研究发现吸烟者的宫颈黏液中检测到可替宁、尼古丁等致癌物。有数据显示,被动吸烟者与主动吸烟者相比,宫颈癌发病风险升高了2.38倍。这也侧面反映了吸烟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宫颈癌。服用过己烯雌酚
年至年期间,一些女性服用了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DES)以防止流产;尽管罕见,但母亲服用这种药物的妇女有时会患宫颈癌,即使她们从未感染过HPV。由于这种药物很久以前就被市场淘汰了,因此这些病例越来越少,但临床中确实有这样罕见的病例。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免疫系统功能越弱,它就越难抵抗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有艾滋病),以及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升高的原因。身体依靠强壮的免疫系统来破坏癌细胞或减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当免疫力受损时,宫颈癌前病变会更快地发展成侵袭性癌症。宫颈癌有哪些常见症状?不规则阴道出血:此病最为典型多见的一个表现,具体表现为非经期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等。分泌物增加、异味:当发生宫颈癌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会逐渐增加,到了晚期可有大量阴道排液,同时分泌物的味道也开始从无异味变成有异味甚至是恶腥臭味。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症状之外,个别患者还会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下腹经常疼痛、尿频尿急、便血等,多出现在较晚期,主要由于侵犯盆壁、压迫坐骨神经、尿管、直肠等导致的。如发现上述宫颈癌可疑症状,及时就医诊治。宫颈癌筛查:HPV+TCT联合最靠谱显微镜下的子宫颈部细胞
HPV:对病因的检测临床上发现HPV是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元凶”。HPV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绝大部分能够被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自我清除,只有不到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体内HPV而持续感染,直到最终进展到癌前病变或者癌症。
鉴于HPV在体内可以潜伏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把HPV检测作为常规筛查的一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提高早期检出率,最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有13种基因型的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持续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癌变,被称为“高危型”HPV。然而,进展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风险依据不同个体的致癌基因型而异。HPV16和18型是与宫颈癌相关的最常见的两个基因型,高达70%。相比于没有感染HPV的女性,携带这两种病毒株的女性即使她们的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但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概率也要高出35倍。
TCT:是对结果的筛查TCT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所以TCT技术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一项先进的技术。但是单一的细胞学检查还不足以评估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根据现行的筛查方案,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女性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学评价。而宫颈上皮内瘤变达到3级(CIN3)才是立即处理的标准。HPV和TCT联合检查,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总体有效性。由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为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通常建议:21岁以后到65岁之间进行定期筛查,最好每年做一次高危型HPV和TCT检查。综上所述,宫颈癌并非那么可怕,是恶性肿瘤中唯一具有“三个唯一”特点的癌症,即: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唯一可能基本消灭的癌症HPV+TCT宫颈癌联合筛查不可错过!让宫颈癌消灭在“萌芽”中!医院妇产科医师提醒您:妇科炎症的自愈率很低,因此,面对妇科炎症的发生一定要积极的治疗,治疗更要规范和专业,不要私自乱用药。
有更多女性健康方面的问题,直接拨打。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医院妇产科专家简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